中醫膏藥考證

                                                                                2023-01-23 18:10:00 117

                                                                                在中藥五大劑型中,膏藥外敷法和冶末吞服法的起源都相當早,比到漢代才完全成熟的煎煮取汁法要早得多。在出土的醫簡帛書中,人們對藥物的服用,主要還是采用冶末吞服法和膏藥外敷法,煎煮取汁法則廣泛出現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至于《黃帝內經》中出現的“湯液”,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湯藥,而是一種食物藥,即含藥的糊糊湯。古人依據相生相克的理論,認識到人有疾病是因為氣血不通,則以通利圓滑之劑,提出“以滑養竅”的理論。如《靈樞》“半夏湯方”,其方以長流水、秫米、葦薪和中藥,取流動、粘滑、空心的特點,以治人的瘀滯不通?!妒酚洝け怡o倉公傳》記載西漢名醫淳于意的方子,也是這一類,稱為“火齊粥”或“火齊米粥”。這種情況在《馬王堆漢墓帛書》及《武威漢代醫簡》中也是如此。簡牘帛書中的醫方,屬于內服藥中藥物類的皆冶末吞服,食物類的則制成“湯液”服汁。


                                                                                從現存的資料考察,早期膏藥的構成是單用動物的脂肪或以動物脂肪為基料,摻以其它藥物,用以外敷,有的也用以內服。多以膏、馬膏、豕(彘)膏、方(肪)膏名之。如《靈樞·癰疽篇》: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薄鹅`樞·經筋篇》:對筋脈縱弛“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緩者?!毙枰赋龅氖?,這里的豕膏、馬膏、肪膏,可能多為單純的動物脂肪,由于常用來涂敷,也用以形容白色,如《素問·五藏生成篇》:“白欲如豕膏者生?!薄恶R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則主要以動物的脂肪為基料,和合其它的藥物用以治病了。如:


                                                                                令傷毋般(瘢),取彘膏、□衍并冶,傅之。


                                                                                金傷者,以方(肪)膏,烏喙□□,皆相□煎,钅也(施)之。


                                                                                冶黃黔(芩)、甘草相半,即以彘膏財足以煎之。煎之沸,即以布足(捉)之,予(抒)其汁,□傅□。


                                                                                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大量使用湯劑和丸劑,偶有用膏劑。如:“四肢才覺滯重,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薄逗鬂h書·方術傳》記華佗做外科手術后,“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边@里的“膏”和“神膏”,估計不是單純的動物脂肪,而是含有藥物的膏藥。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