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不少人的關節開始怕冷、怕風,有的人甚至會出現小腿骨痛的情況,這些骨病都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冬季,更是各種骨科疾病高發的季節。很多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那怎么樣才能安然的度過冬天呢?
一,膝蓋的結構
膝蓋是由骨頭和韌帶組織的關節。韌帶有著穩定膝關節,幫助我們做各種動作的重要作用。


二,膝蓋損傷分類
運動外傷
跑步時摔傷,與人沖撞,瞬間承受巨大的外力,從而造成的受傷。膝蓋的常見運動外傷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
1、內側側副韌帶損傷

原因:跑步時候膝蓋外側收到強烈的沖擊或者膝蓋向下強烈地扭曲,很容易發生。
2、外側側副韌帶損傷

原因:摔倒時候,從膝蓋內側收到強烈的沖擊而引發。
3、前十字韌帶損傷

原因:跑步時急?;蛘呒鞭D向時候容易扭傷膝蓋。膝蓋下方后側收到強烈的沖擊時也容易發生。
4、后十字韌帶損傷

原因:膝蓋下方劇烈接觸較硬物體時候易發生。
重要信息:
一旦受傷,要記得及時采取RICE(安靜、冷卻、壓迫、抬高)應急處理。
運動損傷
過量跑步引起的骨骼、肌腱、肌肉等疲勞造成的損傷。膝蓋的運動損傷有脛骨結節骨軟骨病、彈跳膝、骼脛束炎等。

1、2是膝蓋韌帶炎(彈跳膝)
(標題序號與圖中序號相匹配)
常見于已經過了成長期的跑者,因為反復的跳躍性動作使膝蓋承受負擔,導致膝蓋韌帶和大腿四頭肌疼痛。
3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病
(標題序號即圖中序號)
常見于長期的跑者,膝蓋韌帶與脛骨的鏈接部分剝落并引發炎癥。

4是骼脛束炎
(標題序號即圖中序號)
是一種由于骼脛束與大腿骨的外側摩擦而引發的炎癥。膝蓋外側部位會感到緊張、不適,并漸漸出現疼痛感覺。這種疼痛在跑步時候很容易出現,休息一會會有好轉,但是繼續跑步疼痛會再次出現。
老年人由于骨質的疏松,肌肉關節活動量的減少及運動能力的降低,關鍵是協調性的改變,導致冬天的時候極容易跌倒。跌倒時,很容易引起手腕骨折、腰的壓縮骨折、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位于人體大腿的近端,也就是我們的胯部位置,這個部位是人體的中軸關節。

股骨頸骨折是髖部常見的損傷,年輕人的股骨頸骨折多因車禍或高處摔傷等強烈暴力引起,而老年人只需要一個摔倒即可引起股骨頸骨折。
更麻煩的是:股骨頸摔斷難長。因此,此處一旦出現問題,接下來的相對來說比較麻煩。因為患此病的大部分人年齡偏大,并發癥(偏癱、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較多。
股骨折的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
①、早期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粗纖維的食物。還可以輔助吃些通便的藥物,方便他盡快恢復大便的通暢。此外,還需要避免食用一些高蛋白、肥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阻礙胃的功能。
②、中期需補,一周喝兩次骨頭湯即可。

腰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近年來,頸椎病、腰椎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實際上,女性到了35歲,男性到了45歲之后,骨的流失開始大于骨重建,也就是“骨質疏松”。如果長期負重或者搬重物時的方法不對,極容易造成腰椎的損傷。
對于腰椎退變的中老年人來說,尤其在冬季,做好保暖更有利于肌肉的發力,這時椎間盤就不容易復發或不容易得腰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表現每個人都不太一樣(腰疼、腿疼、腰腿疼并見),但主要還是以久坐之后腰疼為主。一旦感覺到了腿疼,說明此病已經開始慢慢加重了。
頸椎病的早期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出現此類癥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圖片來源于網絡)
腰間盤突出到了晚期,會導致:間歇性跛行影響日常生活;下肢發涼,還有少部分病人會出現小腿、足或整個下肢發涼、怕冷,兩下肢對冷熱的感覺有異常(如冬天洗腳時,一只腳覺得冷,而另一只腳覺得熱。)
此外,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會出現下肢的疼痛,僅出現肢體的麻木感,長時間站立會加重麻木感。
而頸椎病由早期發展到后來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視力模糊、聽力障礙、肌肉無力、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