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疼痛——找這塊肌肉就對了!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學習更多知識
很多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在經過一番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后前臂難免會疼痛,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其實這種疼痛是因為肱橈肌勞損導致的。
其實除了下班擼鐵導致的肱橈肌痛,長時間擰螺絲、熨燙衣物、握手和用小鏟子挖掘也會導致肱橈肌疼痛。
肱橈肌是什么
肱橈肌是在前臂的一塊肌肉,它起自肱骨外上髁上嵴近端2/3處,止于橈骨莖突外側。
肱橈肌的主要功能有:
前臂彎曲,當你彎曲肘部時,前臂抬起。
前臂旋前,有助于旋轉前臂,使手掌朝下。
前臂旋后,有助于旋轉前臂,使手掌朝上。
肱橈肌疼痛癥狀
肱橈肌很容易就能形成肌筋膜綜合征,這種疼痛通常因為肌肉的反復微損傷而形成。肱橈肌疼痛常見的癥狀是前臂肌肉極度緊張,這會導致前臂和肘部疼痛。
使用前臂肌肉時疼痛加劇,我們還可能會在以下位置感覺到疼痛:
手背
食指
拇指
可能引發疼痛的行為包括:
轉動門把手
用杯子或馬克杯喝酒
和某人握手
轉動螺絲刀
不適當的訓練動作
什么引起肱橈肌疼痛?
肱橈肌疼痛常見的原因是過度用力。如果長時間使肱橈肌負荷過重,它會變得無力,終會疼痛。
雖然體力勞動和舉重是常見的兩種原因,但從打網球到鍵盤打字等其他重復性動作也會引發這些癥狀。
肱橈肌疼痛也可由身體接觸損傷引起,如摔倒或硬物擊打。
肱橈肌屬于橈神經支配的肌肉,首先要明確是否為橈神經受壓所致,可以做一個肌電圖檢查,如果是那么就要松解神經才能解除現象。如果不是橈神經導致,則為肌肉組織的無菌性炎癥,需要對癥給予口服非甾體類藥如醋氯芬酸、扶他林或西樂葆等。局部熱敷理療等,減少肌肉本身的活動等,局部涂抹紅花油或正骨水以化瘀促進恢復。
當出現上述的肌肉受損情況是,首先要讓肱橈肌充分的休息,避免再次出現牽拉,否則會由于牽拉導致受傷或者勞損的部位進一步加重,不利于愈合。第二個,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夠受涼,因為受涼之后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損傷或者勞損形成的無菌性炎癥病灶里面的炎性代謝產物就會出現堆積,導致疼痛的癥狀進一步加重。第三個,口服止痛藥,比如尼美舒利、布洛芬緩解局部的炎癥情況,減輕炎性水腫,減輕疼痛感。第四個,應用化瘀、疏經通絡的中成藥,比如止痛膠囊增加血循環,也可以用暖水袋進行熱敷,每天3-5次,每次20-30分鐘。血液循環加速之后炎性代謝產物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代謝,經過以上的在3-5天的時間,癥狀會得到明顯好轉。
針對肱橈肌的運動
一旦肱橈肌得到了恢復,疼痛減輕,某些特定的運動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這些鍛煉助于提高身體管理可能遇到的負荷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預防將傷害的繼續發生。
1、錘式彎曲:
手拿啞鈴,手臂放在身體兩側。
保持你的手和手腕在一個中立的位置,并彎曲你的肘部盡可能遠,手的姿勢應該像拿著一杯水。
一旦肘部完全彎曲,慢慢放松。
重復動作10到15次。
2、前臂旋前:
手拿一個小啞鈴,將前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
慢慢地把手掌翻過來,直到面朝下。
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到15次。
3、前臂旋后:
手拿一個小啞鈴,將前臂放在桌子上,手掌朝下。
把手掌翻過來直到面朝上。
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然后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到15次。
另外一方面,手臂上舉受限時,有可能和肩胛骨和肩關節附近肌肉的張力不均衡有關。
并且和運動模式不正確有關。
什么是肩胛的穩定度呢?
伴隨手臂做主動動作,肩胛骨周圍的肌肉的作用是穩定并且控制肩胛骨的位置。
當手臂上舉時,上下斜方肌及前鋸肌將肩胛骨下拉并且向上旋轉;
在手臂屈曲或者推動的動作,前鋸肌沿著胸廓將肩胛骨前突;
在手臂后伸向后拉動的過程中,菱形肌結合背闊肌,大圓肌,肩袖肌群,將肩胛骨向下旋轉以及后縮,同時這些肌肉也可以離心控制肩胛骨往上旋轉,和前突的突然加速!
手臂上舉時疼痛受限的原因:
當手臂上舉時肱骨會外旋,使得肱骨大結節避過喙突,如果岡下肌和小圓肌無力或者不正確的外旋,就會導致肱骨上空間內的軟組織受到擠壓,造成疼痛,發炎。
還有一個機制是三角肌-肩袖肌群的機制,首先三角肌的大部分力量會造成肱骨的上移,如果抵抗的肌群力量薄弱,會引起肱骨上空間內軟組織的夾擊,也會出現疼痛和發炎。
所以肩袖肌群的作用可以讓肱骨在關節盂內穩定并且可以下拉肱骨。
如何改善手臂上舉疼痛的運動模式呢?
當疼痛側手臂上舉時,會導致錯誤的三角肌-肩袖肌群機制以及錯誤的肩肱節律,肱骨頭可能會位于肩關節頭側的位置,大結節和喙突夾擊上舉時造成疼痛。
因此在進行任何運動之前必須將肱骨頭朝尾側滑動,因此當手臂上舉時必須學會避免提高肩關節的技巧。
下面介紹兩個自我的關節松動技術,打開肩關節:
個動作肩關節向下側滑動:
坐于床面,患側手指抓握床緣,然后傾斜軀干遠離固定手臂,此時肩關節有個相對向下滑動的趨勢。
第二個動作是肩關節的外旋松動:
仰臥將毛巾放在受限側肩胛骨下方,肘關節靠近身側屈曲90度,握住一根木棍,師站在對側,指導受試者推向受限的外旋位,師雙手將肩向后側滑動,動作持續10秒重復5-10次。